凯发k8网页登录-凯发娱发k8官网西点战报西点新闻12岁前不重视心理抚养...
2021 11-15
12岁前不重视心理抚养,隐患将在青春期集中爆发!-凯发k8网页登录
来源: 点击量:
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方式。
——鹿妈
前几天,身边一位妈妈,在群里大吐苦水:
儿子今年刚满13岁,以前成绩排在全班前十,在外面表现还不错,经常被人夸耀。
但最近,不仅学校的作业不按时完成,连对待长辈的态度也很不友好。多说几句,就顶嘴;批评他,他当众摔门而去。有一次周末还闹“绝食”,连续两天不吃不喝,耍脾气。
还没分享完,群里其他家长迫不及待附议,细数自家孩子的各种“问题”。
说是以前乖巧听话的孩子,不知怎么一到青春期就突然变了。变得叛逆任性不说,还说不得,骂不得,陪伴他就像陪伴老虎一样得小心翼翼。
有人说: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在这个敏感又特殊的年龄,孩子异常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
1.青春期,是孩子问题集中爆发的危险期
就在上个月,看到一个新闻,四川两名13岁男孩,一时兴起贪玩逃学。害怕事情败露之后会被父母和老师批评,毫不犹豫选择离家出走。
两人走到野外一处废弃的空地,用木板架子在树上搭“屋”,就这样呆了两天两夜。当民警和父母前来劝说,他们还不情愿下来,依旧我行我素。
同样是上个月,深夜,广东遂溪一个12岁男孩,因不满父母离婚,独自攀爬到窗台,露出一半身体,试图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的生命。
好在现场的营救人员及时出手,才将他从危险的处境中拯救了出来。
这些才十几岁的孩子,就频频离家出走、自杀,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儿戏,实在是让人心痛。
同时,更极端的事情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上演。
两年前,雅安市14岁男孩杨某,参与了一起十余人的聚众斗殴。期间,他持刀刺伤了一人,导致对方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去世。为了全身而退,他还让另一名14岁的同伴顶包,在民警的侦查下,才事情败露。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结合多年从事青少年“犯罪”的实战经验,发现:孩子的“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即是说,青春期是孩子引发“犯罪”的高峰期。
刚脱下稚嫩外衣的他们,虽然告别童年,开始进入成人模式。但心智尚未成熟,行事冲动,往往会做出令人难以理解的行动来。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问题,最终影响的都是一个家庭。
面对难以管教的孩子,很多家长失望又难过,觉得自己十几年辛辛苦苦的培养,都付诸流水。
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2.每个“问题”孩子,根源在12岁前父母的抚养
想起最近江苏一位14岁女孩的经历。没有任何前兆,她突然留下一封遗书离家出走。
遗书中,写满了她的的迷茫、痛苦和绝望:
“我想了好久好久,最后做出这个决定。”
“我清楚,我现在说再多也没用,你们的想法和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很不一样。”
“15年,我已经活了15年,这15年我怎么度过的,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是怎么度过的。”
可是细细看来,会发现女孩之所以离家出走,跟爸爸一直以来的教育有关——“爸爸,在我印象里是一个只顾上班的感觉,说实话,随着时间的消磨,对您的印象越来越模糊……”
从被民警找到的女孩证词中也反映出:爸爸平时工作忙,对她的管教比较疏忽,有时候语气不太好,方式简单粗暴。
不是她想放弃自己,用死来逃避。而是家里根本没有让她感到一丝温暖,让她认为活下去有意义。
许多心理学家在谈及家庭教育时,都一致认为:孩子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父母教育时的心态、语言和做法。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往往凸显的是父母的教育。
所谓“青春危险期”,不过是将父母过去埋下的雷,一个个接连引爆而已。
之前有个男孩,自从父母离异后,就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爷爷去世后,家里没人管他,每次他惹是生非,总会遭到爸爸的毒打。甚至被爸爸拿铁链锁在屋里,被迫禁足。就这样,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他,很难理解孰对孰错,想要什么,总会用暴力获得。13岁那年,他闲来无事走在街上,手里拎着一瓶油,当他看到一个路人手拿着苹果手机,想到自己却身无分文,冲动之下,将汽油泼洒对方,并点火燃烧。
仅仅为了一部手机,男孩就能下此毒手,可见幼年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后果有多可怕。
李玫瑾曾经说过一段话:
“我曾经遇到许多自觉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他们面对自己养大的孩子时,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狂暴。当他们无奈的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当他们把孩子领到我面前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已经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孩子出现在12-18岁左右的异常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在12岁之前父母的抚养方式出现了问题。
因为12岁之前的孩子,正处在形成个人意志、能力、品质、对世界认知的关键期。如果父母长时间缺位、忽略和压制,会直接影响他的心理发展结构。这就给孩子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和家庭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错过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等于错过了对孩子最佳的教育期。等到孩子出问题,再来谈教育,一切为时已晚。
3.12岁前,孩子最不能缺“心理抚养”
教育专家李跃儿说过:“对于家庭来讲,什么都能延误,唯有孩子的教育不能延误。”
许多父母总觉得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已经“尽全力”了,但是却不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了最重要的——“心理抚养”。
缺少心理抚养的孩子,不仅叛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且一辈子都和父母存在裂痕,很难有健全完整的人格。
※有远见的智慧父母,都懂得在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也就是12岁前,做好以下这三种“情感引导”:
1.0~3岁给足安全感依恋理论认为,孩子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他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这离不开他在早期关系中,妈妈或其他照顾者给予的爱和陪伴。0-3岁,是孩子身心成长最重要的时光,也是安全感形成的关键阶段。
“全国榜样家长”刘称莲在书中这样分享:女儿很小的时候,她和丈夫就建立了“家庭日”,每个周末都会特地空出一天,不安排活动,而是陪孩子出去郊游或者进行别的活动。即便人不在孩子身边,她也会每天给孩子打打电话,跟孩子聊自己身边好玩的事情,问孩子过得怎么样,或出差回来给孩子带点小礼物,表达对孩子的爱。正是这样的爱和陪伴,给女儿满满的安全感,女儿的青春期,几乎没有叛逆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育儿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孩子生命的初期,能为他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
高质量的爱和陪伴,不仅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更能让孩子对世界充满信赖。
2.3~6岁对孩子说“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但爱需要恰如其分,表达爱也有尺度和分寸。一味给予和满足,溺爱和骄纵,助长的是孩子无知无畏的嚣张气焰。
还记得李天一吗?从小,他备受父母宠爱,要什么有什么,从不被拒绝,就连爸爸,也心甘情愿被他当马骑。父母的娇惯,让他愈发跋扈,敢对同学大打出手,威胁别人,最后还犯下了震惊全国的轮奸案。
所以在孩子6岁以前,面对他不合理的要求、错误的行为,一定要学会说“不”,才能克制他的任性,帮助他明白是非,学会约束自己。
此时和他说不,也许他会感到痛苦,但最多也就是在地上哭闹打滚。可是等到他进入青春期,你再开始对他说不时,他不会再哭闹、打滚,而是会用跳楼自杀、离家出走等方式威胁你,因为此时他已经有了更多能力和选择。
3.6~12岁理解他、尊重他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想被人承认,享受人尊重的欲望。”
再小的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意志。而6~12岁孩子正处于迈入青春期的前期,独立意识增强,对待事情常常有自己的见解,更渴望被父母理解和尊重。
一个8岁的小女孩,有一天突然跟妈妈抱怨“为什么我最近收到的礼物要比哥哥少”。妈妈一听,明白她是个内心敏感,且情感需求比较高的孩子,也理解她真正在意的是和父母关系的深度,而不是礼物的多少。于是跟她说“但我和爸爸爱你是跟哥哥一样多的呀”,说完还拥抱了女儿。很快,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心满意足地走开。
心理抚养的关键,在于父母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内心。
孩子和大人一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绪。父母越换位思考,越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越能得到孩子同样的尊重和认可。
4.教育家孙云晓老师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时代变了,教育的内涵和方法也要随之改变。现代的教育模式,则是以精神关怀为前提。”
12岁前的孩子,对外界的认知和感受,均来自父母。
唯有父母约束好自己的一言一行,用爱、陪伴、关心和尊重“富养”孩子的精神世界,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指引孩子前行的每一个脚步。
相信教育孩子这条路,一定会敞亮起来。而我们的孩子,也将在汲取足够的爱的养分后,不偏不倚地快乐、健康、自由成长。
*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
2022西点好习惯军事冬令营火热招募中,如果你有其他任何问题,点击右下方在线咨询、左下方留言,即可享受1对1免费服务